阿德勒:人,會捏造憤怒的情緒
我們本身能壓抑情緒反應,為某種目的說自己無法控制而捏造情緒達到目的。
這樣的方式也是情緒勒索的一種(個人想法)
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目的(溝通),情緒是可以促使達到目的(書中提及,此處稍加修改)
情緒是收放自如,只要達成目的就會回復原本的自己。
不受過去支配的生活方式
想變成誰?可能會拋棄原本的自己?!因為不愛自己,所以把變成別人當做愛自己的方法。
我們的問題不在「過去的經驗」,而是你「如何解釋過去」?
接納這樣的我,你只要是你自己就行了
阿德勒主張「目的論」,選擇與決定任何事都攸關自己的安心感
為達成目的有些時候會使用情緒控制對方,這也是一種目的。
為了想要懷孕,不工作,卻整天憂鬱不開心,曾以為待在家裡較好,是該出門吧…
目的決定你的態度,有時做的選擇不一定為自己,許多理由加諸一起後成為身上重重的擔子
或許丟掉理由及藉口,讓新的選擇變多。
有些人可以做到想做的事,也有些人選擇安心的生活
每種方式都沒有對錯,只是想成為理想型的那個「我」
為了那樣的自己,做出決定
沒有絕對,也沒有唯一
只能好好地接受現在的自己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