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追究的,不是過去的原因,而是現在的目的。

若以決定論為觀點,那麼我們連一步都無法向前邁進。

 

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?

常常一股腦下一個結論,中間過程好像被你略過,不曾發生一樣,但你卻只說了結果。

先生常說我是結果論的人,總忽略過程細節,但某些事情卻會執著地回想細節。

 

心理創傷並不存在

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

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,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是決定

人生不是別人給的,是我們自己選擇的。決定要怎麼生活的,是我們自己。

 

被討厭的勇氣

 

我曾經迷茫,過去造成心理創傷,深信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或朋友之間出現問題,常糾結選擇錯誤,導致原本的關係產生裂痕。

前陣子詢問一位朋友的建議,她的方法讓我頓時開竅。

她問我「我的目的是什麼?」是希望對方能與自己聯繫還是與對方斷聯?

目的,決定該如何去做

她說若不知道怎麼辦,可以做成關係圖

 

步驟 1. 寫下想要做的事情(目的)有幾個,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事情達到這件事

朋友關係取捨(目的)列出有哪些朋友、何時認識、發生什麼事情、你的感受情緒,若有更細節的也可以寫下

寫好後,這張圖就是圖1(我寫的已經被我丟了)

 

步驟 2. 仔細思考,事件本身(客觀)、情緒感受(主觀)並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情、感受。

如果是旁觀者態度看待事件,會有什麼情緒及想法,寫下來。

 

步驟 3. 分析(圖1)與(步驟2)

思考,客觀心態看待這件事,對於朋友及發生的事情的情緒、想法重新整理

 

步驟 4. (圖1)情緒、觀點劃叉(代表已放下),還不能劃下的就過一段時間再翻閱,重新思考再放下。

總之,全寫下來也是療癒自己的一種方式。

 

或許阿德勒也在說,當世界(客觀)無比單純,我們的心境也是無比幸福。

 

這個方法很不錯,能夠釐清事件本身及自我感受了解後再突破觀點,寫的當下或許是憤怒、傷心、難過、快樂,但隔一段時日再回頭看看,這些問題矛盾或許就能理解。

這個方法,我只有試過朋友關係圖,之後會再進行想做的事情去延伸、選擇真正想做的事吧。

arrow
arrow

    幻想的模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